周黑鸭熟食品牌陷入门店扩张难,营收利润双双下降,盈利能力趋弱的困境,背后的隐忧是什么?下面大家跟着饮食杰商机网一起来分析一下!
一、直营模式限制门店扩张,规模效应弱。
直营模式限制了周黑鸭的门店扩张,难以形成规模效应,不利于提高议价能力。而绝味凭借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借助加盟模式迅速扩张,可触及度极高,逐渐形成规模效应,提高与上游的议价能力,从而降低公司的采购成本,带动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不断上行。据平安证券研究所研究显示,从产品吨成本来看,近年绝味吨成本一直在周黑鸭70%-80%之间。
二、高势能门店趋于饱和,流量萎缩,导致店效下降。
周黑鸭客单价提升,店效却下降,表明流量减少或转化率出现下降,意味着高势能门店趋于饱和,门店扩张临近瓶颈。
三、工厂少,产能跟不上。
据了解,周黑鸭目前仅在华北、华中及华南三个地区设有生产中心。工厂的稀少,使产品配送距离过长,导致配送时间过久,进而又影响产品的货架期。
四、管理门店的问题凸显。
绝味的创始人戴文军具有医药行业背景,医药行业管理相较于食品行业流程更复杂、标准更严格,更有助于食品供应链管理。而周黑鸭创始人周富裕,文化水平相对较低,在供应链管理上会面临较大的挑战。
虽然直营模式能够把控产品质量、维护品牌价值,无需与加盟商进行收入分成,使周黑鸭的销售毛利率相对较高。但受制于全自营模式的重资产化,不能像绝味和煌上煌通过加盟模式“跑马圈地”形成规模效应,从而使业绩陷入增长困境。
为了缓解现状,在2019年中期报告里表示将试水特许加盟模式,2019年11月,周黑鸭与铭和食品完成首批特许经营商签约,开启了加盟模式。从理论上看,该模式有助于帮助实现门店快速扩张,减轻自身资金压力。
影响营收增长的两个主要因素:一是门店扩张数量;二是店效。对于周黑鸭而言,特许经营模式有助于解决门店扩张慢的问题,但是,能否提高店效?店效下降,主要由于高势能门店趋于饱和,而提高店效只能向低势能门店扩张,但这与其高端定位不符,而且工厂较少,随着门店数量增加以及更广区域的拓展,产能矛盾将更加凸显。
且在疫情之下,周黑鸭曾千店关停,业绩遭受重创。此次疫情,线下零售业不可避免地遭受影响,而重心在湖北的周黑鸭更是遭受了重击。公告表示,截至2月11日在全国共有约1000家门店暂时停业。虽然随着疫情转好,除湖北省内的300余家门店外,其他地区门店基本恢复营业,但此次疫情必然是打乱了一切计划,给业绩“翻身”增加了较大的压力。对于周黑鸭而言,可谓雪上加霜。
所以,周黑鸭熟食品牌开放特许经营模式,或许可以有助于门店快速扩张,但也面临着供应链管理、产能问题以及疫情影响的考验。至于扭转业绩增长颓势,使业绩“翻身”,目前来看还不容乐观。(来源:虎嗅网 作者:丁萍)
本文相关文章推荐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抢先商机!(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)
已有 18261 公司企业通过本网站找到了商机